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材。
台灣的鹽業從明鄭時期開始在西南部內海地區曬鹽、製鹽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其後歷經清代鹽的專賣產銷和日治時代鹽業的發展,及光復後歸於台鹽,在技術的改良和轉型之後,鹽的產業在台灣已朝向生化科技發展。雖然西南沿海曬鹽的壯麗景觀已不復見,但仍在各地留下部分鹽田遺跡,讓民眾憑悼這一頁 「歷盡滄海難為水」的鹽業發展史。
本區 「烏樹林鹽場」,開闢於1908年 (民國前四年,日治時期),全盛時期鹽灘和岡山火車站間還有輕便的運送軌道,銜接全省鹽的供銷系統,一直1984年 (民國七十三年) 讓售予興達火力發電場,才結束鹽業在永安區七十六年的漫長歷史。
截至今日,鹽業的生產留給永安區的不僅僅是鹽業的滄桑,「鹽田里」更是因著產鹽從北門移居至本區落戶生根的典型聚落。而停產後的結晶鹽池和日治時代的具有巴洛克風格的鹽務辦公室,更成為永安區重要的文化資產。
昔日引海水入鹽田的溝渠,成為紅樹林保護區,同時也是野鳥棲息地,豐富的自然生態,為以養殖為主的永安景觀增添更多的變化和趣味,「永安濕地」之名不逕而走,吸引許多愛鳥人士守護。時至今日,再過四個年頭,永安鹽業的肇始迄今已近百年,從永安鹽田到永安濕地,未來的保存和利用已成為永安區人重要的課題。
台南以南最大的鹽灘濕地
在永安區有一句俗語 「海湧一回槓,害死岡山通義旺仔,海岸一回崩,害死竹仔港張相公」。它不但隱藏了永安鹽田的創始,也呈現了創業的艱辛和風險。尤其在面對海水對大地的淘洗及風災氣候變異時的無情。
台灣的鹽業明鄭時期採行專賣制度長達一百七十年,鹽的生產和運銷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全台的產量和面積僅六、七百甲。
甲午戰爭後,日本統治台灣一度廢除食鹽專賣制度,基於台灣的氣候與條件,比目小人適合發辰鹽 ,大此鼓勵台灣人民開闢鹽灘,大量生產,作為本地及日本的用鹽所需。1899年帝定了「台灣鹽業規則」,鹽 的經營採許叫制,接受民間的闢建申請,並給予免除鹽田的地租及地方稅的優惠。
在這個背景下,竹仔港仕紳張作舟 (清末秀才,地方人稱張相公)邀集了岡山道義號黃旺仙仔等二 -餘人合資"日本政府申請在烏樹林庄西邊的海淵新生地,儲開設 「烏樹林」鹽場,利用新打港 (今興達港 )內海的海水曬鹽。
但開設前兩年,數度遭到颱風來襲,海浪沖毀鹽場堤防,蒸發池、結晶池等均損失慘重,修復曠日廢時,財力也不足以支應,短短兩年就迫於情勢轉讓。而接手的正是南台灣最知名的財主陳中和。
陳中和於1910年從張作舟等人手中有承接72甲的鹽灘,同年六月改組成 「烏樹林製鹽會社」,並恢復原先被取消的29甲的開闢權,部分鹽灘也開始生產。不過初期並非完全一帆風順,鹽場仍遇到集資困難、風災及工資發放等問題。所幸在經營者的安撫下,逐漸步上軌道,l914年已完成101甲的鹽灘,隨著後續的開發,全部面積達137甲,其中35甲是以貯水池申請,實際上作為魚塭的養殖,191,年毗鄰鹽場又圍築121甲的魚塭,俗稱為 「百甲塭」,在此時期,鹽業和魚塭養殖已成為永安地區兩大產業的支柱。
永安烏樹林鹽場早從1910年開始生產,1915年就設有輕便的運送軌道,銜接火車運送, 1918年輕便軌道移設至路竹火車站。一直到公路交通鋪設發達後,又增設軌道到海岸公路邊為止。1923年一度改名為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直到 1941年日本人為了實施鹽業統一制,經由台灣製鹽株式會社收購,此後烏樹林鹽場歸屬台鹽,台灣光復後,更迭為國營事業,而烏樹林鹽場和竹滬鹽場則歸併於高雄鹽場。
瓦盤鹽灘猶如馬賽克風情
台灣產鹽是引用海水以日曬鹽為主。利用日光與風力的自然條件,蒸發海水中的水份濃縮而成,再以人工作溝渠引進海水,曬製出鹽。鹽場必須靠海或為內海處,曬鹽也深受氣候與日曬的影響。台灣鹽灘的種類,如以結晶池池面鋪設的材料而有 「土盤鹽灘」及 「瓦盤鹽灘」之別。
瓦盤鹽灘的結晶池是用厚約 6公厘的破缸片,以相當技術性方法鋪設嵌築,因此鋪面猶如馬賽克般,由於缸片吸收太陽短波幅射熱的作用較土壤為強,滷水深度較淺,蒸發作用快,成鹽較為快速,大洞季日照強盛,蒸發量大,每天可收鹽一次,小沉季三、四天也可收獲,鹽工與天爭時,產量可觀,但品質則遜於土盤鹽灘,兩種生產方式在質、量上各擅優劣。烏樹林鹽場即採用瓦盤結晶池,本地老鹽工口述,鋪設結晶池前要先翻土整地,引入海水,用腳踩土後使之成有彈性的泥漿,之後用擋斗打平地面,再鋪設陶片。
烏樹林鹽場的製鹽的程序是在漲潮之際,打開堤防閘門,讓海水著水路進入大蒸發池,隔日讓鹽水流入第二垃,再逐日引入三、四、五坵,然後再用龍骨水車或桶靴送入小蒸發池,次日移入第二埕,當天傍晚,鹹水母液流入滷缸及結晶池,經過日曬泛出結晶鹽粒,午后二、三點鹽工開始展開收鹽的工作,也是製鹽業勞力最密集的階段。
烏樹林鹽場的鹽工原本是本地庄民擔任,後來為增加曬鹽的效率,雇請北門鹽場有經驗的鹽工陳德寬、陳德湖、柯直、黃鼓等人來此曬,隨著鹽工數量增加,在鹽場一側形成了鹽工的聚落,也就是今日的 「鹽田里」,光復後烏樹林鹽場繼續曬製民生用鹽。
隨著國內鹽業環境的變遷,許多鹽場先後停產,而烏樹林鹽場也面臨興達火力發電廠設立後煤灰污染的問題,無法再產出品質優良的鹽,再加上台鹽的離退政策,歷經七十多年經營更迭及興衰的烏樹林鹽場,在民國八十年高雄分場的鹽工全部離業下,正式走入歷史。而百餘公頃的鹽場也讓售予興達火力發電廠。
等待永安鹽田的春天
烏樹林鹽場自1908年申請設立以來幾經更迭,但鹽工的生活依然代代柑傳在這塊土地上。昔日興達港內海曾經廣達五百多公頃,直到民國五、六十年間政府實施填海造陸工程,六十二年十二月又以新生地增闢興達漁港,直接影響到永安鹽田的排放水,民國六十七年台灣電力公司在興達港旁興建火力發電廠,至此瀉湖面積大幅縮減,魚塭面積持續擴充,加上火力發電廠運轉的煤灰落塵造成污染,曬鹽品質已低落到無法達到品管上的要求,台鹽於是將永安鹽田售予台電公司,擬作為煤灰堆置場。
滄海桑田往昔的內海,迄今僅存可容竹筏航行的河道規模。舊鹽場也廢置成遼闊的自然濕地,吸引鳥類的棲息。但凡走過必留痕跡,閒置的永安鹽田自停產以來,仍保留了廣大的瓦盤鹽灘及儲滷池、鹽事務所等特殊的歷史人文景觀及引水渠道、排水溝、池塘、魚塭等多樣化的景觀,相對於許多地區的鹽田風物已不見蹤跡,永安鹽田又似乎多了一份幸運。
瓦盤結晶池
永安鹽田的空間結構主要是由蒸發池、滷缸及結晶池組合而成。昔日的滷缸己隨著時間的腳步湮沒,遺址處只剩幾株海茄苳相伴;而運送鹽結晶粒的輕便車軌道也早已拆除,行經的路線和運送的方式,僅留在一幀懷舊照片當中。
原本台電擬將鹽田作為興達火力發電廠作為煤灰堆置場,而高雄市政府則有自然公園的規畫,在產權、補償各方意見不一下,美麗的瓦盤結晶池意外的夾縫被保存下來。擁有玫瑰的瓦盤結晶池在淺水中映著天光水影,令人十分的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