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機選單
:::

農漁特產篇

    資料來源:永安區公所       

    從石斑魚談起
    高雄市永安區公所更從2000年起舉辦一年一度的 「石斑魚文化節」,推出石斑魚宴,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永安享用石斑魚變化出來的創意菜色,突顯永安作為石斑魚故鄉的產業特色。

    石斑魚是底棲性的海水魚,生長在海裡礁區或陰暗的礁石區裡,嗜吃魚蝦,性情凶猛,因此有 「海中巖窟王」之稱,生長於台灣西部沿海在台南以下的海域,海水常溫在攝氏22~28度之間,十分適合石斑魚的養殖。

    民國六十五年永安鄉新港村民邱南做先生自澎湖引進六千尾試養成功之後,也開啟了台灣西南部沿海石斑魚養殖的契機。

    在歷經多年來養殖漁業的變遷和養殖技術的純熟,石斑魚的養殖不但走向精密的分工,永安區在石斑魚養殖經驗的累積下,養殖面積約達三百多公頃,年產量八千多公噸,質與量在全台都堪稱是首屈一指,不但供應全國所需,成魚外銷到香港、澳門、越南等地,甚至高達六成,比內需的量還大,因此稱石斑魚為永安區的產業明星一點都不為過,因此為永安贏得石斑魚故鄉的美譽

    由於台灣西南沿海氣候適宜、水質穩定,加上精細的分工機制,使得養殖的收成率柑當的高,產出期長達半年,可謂永安的經濟支柱之一。而石斑魚的養殖也走專業化及精密分工,無論是魚卵的孵化或是魚苗的培育及成魚期間的照護,都分別在不同的產殖場進行,形成一條專業的生產線。 

    孵化期
    石斑魚是雌雄同體,母魚須放養三年以上才會產卵,雄魚要八年以上。換句話說年輕的是雌性,魚齡大的是雄性。每年的產卵期是三月到十月之間,產卵時魚池的種魚都會成對的追隨在一起,有時親嘴浮出水面,雌魚排卵,雄魚排精並在水面上體外受精,魚卵浮在水面上時漂至池邊,漁民再加以收集。

    收集魚卵的方式或由人工池邊採集,或是掛網收集。過程中不能破壞到卵膜。採集後將魚卵放進水桶裡打進氧氣,在水槽上周邊圍細網以防止魚卵流出,經週一夜流水式的篩選,沒有受精的魚卵腐化吸進水份往下沈,受精卵則呈現無色透明,像單一浮球般浮在水面上,再把受精卵放進孵化池,經過三到四天就會孵化成幼苗,經過五到七天開始長翅膀、長鮭,十四天開始收翅,二十四天到三十天收鮭,長成完整的魚苗,此時大約二公分左右,又俗稱 「白身仔」。從卵的受精到孵化、長成 「白身仔」的一個多月,氣候和水質的影響很大,一般的成功率約百分之三十。 

    魚苗期
    魚苗的培養是高利潤、高風險、高技術的產業。培養期間除了水質、氣候等因素外,也會面臨病毒的威脅,有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九十,有時低至百分之二十。從卵孵化成 「白身仔」到可售出的魚苗,也分成好幾個時期。價格通常以魚苗大小計算,以 「尾」計價,一般而言三吋的魚苗,約三十元左右,四吋的可能就要四十元,當然培育到愈大隻,死亡率也會跟著降低。

    魚苗的健康情形直接影響到魚的生長和品質。如果魚苗健康情形良好,不但食慾強,生長也會十分的快,存活率高、收成好。因此要判斷魚苗好壞,要先在池裡試驗魚的食慾。 

    季節決定魚苗的價格,「越冬苗」在農曆年到清明節,價格比較高,放養到年底就可收成了;而 「當年苗」正值盛產期農曆四月至八月,魚苗價格比較便宜,此時氣候溫度高、成長快,存活率也相對提高,但必須放養至隔年才能收成。 

    成魚期
    從八公分的魚苗養到一台斤,正常需八個月的時間,長到二台斤則需十六個月,兩台斤到四台斤以上還要再養一年。

    成魚池的面積約在0.3~0.4分之間,放養的密度每公頃約六萬尾左右。一般而言養殖魚池都會設置水車和投餌台,因為石斑魚習性是棲息在陰暗處,在投餌台四周都會放置魚簍讓魚苗藏身。

    石斑魚的養殖最重要的關鍵在氣候溫度及水質,水質保持良好則魚的食慾、魚病少,成本也比較低,水質好壞的良蠢則以水色及水中亞硝酸、氨及pH而定,因此水質的管理是養殖戶最大的課題。此外漁民最擔心的是魚病的控制,一旦魚的食慾減退,靠在池邊,養殖漁民就會提高警覺。最怕的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毒。

    在永安區漁會長年的爭取下,高雄縣政府動物疾病防疫所有位經驗豐富的魚病醫師,每週會到永安區為漁民做魚病的巡迴門診,診療當天漁民就會帶著生病的魚前往就診,形成奇特的民情。

    永安區的漁業養殖是抽取過濾層下的地表水,因此水相當的穩定,長期下來,也沒有因為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的狀況。

    味美質優成魚外銷達六成,永安因為氣候適宜,水質佳,加上長年累積下來的養殖經驗和技術,無論是產量最大的虱目魚或是石斑魚、鱸魚都是質、量俱佳,不僅供應國內市場所需,甚至可以外銷。

    當石斑魚長到四至七台斤左右,除了在市場上販售之外,部分則是供應外銷,一種方式是採用急速冷凍冰鮮的方式外銷日本,一則加工成魚排,外銷至歐、美國家。

    不過台灣因為氣候適宜,常年都可以吃到最鮮美的石斑魚。每年的農曆九月到隔年的四月間,是台灣民眾結婚的旺季,一天下來,就有好幾萬斤的產銷量,可見石斑魚在市場需求量之大。而近年永安地區也有十多家石斑魚養殖場,在水質、藥物殘留和各種檢測上均符合標準,也通過海洋大學漁業發展經濟學會的認證,發給優良養殖場證書,同時也使整體養殖產業品質更向上提升。 

    龍膽石斑量少價高
    石斑魚肉質鮮美,不但是一般民眾家常的佳餚,更是宴會場合不可或缺的要角。但在石斑魚類的養殖中,大部分是俗稱青斑的 「點帶石斑」。

    不過可長到20~30斤的龍膽石斑,富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堪在石斑中稱王。

    一般而言,市場上看到的石斑約1~2台斤,外銷的成魚約4~7台斤,但動輒20~30斤的 「龍膽石斑」,則是量少價高的漁產品,市場價格每斤可達200~300元,常供應餐廳、大型宴會、石斑魚火鍋等料理,以美食聞名的香港對龍膽石斑的需求也很高,永安部分的養殖場也有龍膽石斑的養殖。 

    虱目魚養殖佔最大宗
    雖然永安區的石斑魚名聞遐邇,但長期以養殖為主的永安區,漁業養殖的種類其實相當的多元,就養殖面積而言,虱目魚算是排行榜第一名,依序才是石斑魚、鱷魚,還有部分養殖場培育白蝦、鯛魚、紅杉等以及量少價高的龍膽石斑,養殖種類豐富多元。

    永安養殖漁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據時代。靠海的永安區因為阿公店溪的沖刷和沿海濕地的地貌,居民多以近海漁撈方式營生,隨著季節性的烏魚洞期,也會為漁民帶來豐厚的收益。日據時代永安地區所在的西南沿海開始引進淺水式的虱目魚養殖,成為永安養殖漁業的開始。

    截至今日,永安虱目魚的養殖除了供應全台的需求外,一台斤以上的成魚還可以全魚冷凍,外銷到中東、美國等地。

    改變永安虱目魚及石斑魚產量的是養殖方式的改變。過去淺坪式的養殖,產量比較有限,從民國六十五年以後,養殖戶逐漸改為深水式的養殖方式,同面積的養殖密度可提高到五、六倍之多,使產量大為提升。 

    永安區的養殖區位於興達港和阿公店溪之間,養殖面積約 1250公頃左右,許多養殖戶都是世代相承,累積了豐富的實務經驗,也為台灣的養殖產業創下驚人的產值。

    永安的虱目魚是純海水養殖的,是鹹水魚,肉質特別的甜美,在市場上格外受到歡迎。

    永安養殖黃金期~台灣草蝦王國

    在永安區的養殖歷程中,讓漁民難以忘懷的是民國七十四年到七十七年間草蝦養殖的期間。當時的台灣各地養殖漁業引進草蝦的養殖,以至全盛時期。許多搭上這班草蝦熱的養殖戶錢景大好,漁民回憶那個時候,收蝦子的商人一大早就用車子載著現金到村裡來,在桌上堆著上百萬的現金,一輩子也沒見過那麼多的錢,現在想起來嘴角還會泛著笑意,順口說:幸好當時治安沒像現在這麼壞。

    草蝦的養殖雖然為永安帶來財富,內需、外銷同樣強強滾,但好景不常,民國七十七年左右,草蝦放養的魚池遭到病毒感染,一發不可收拾,養殖的失敗率大大的提高,在不堪損失及病毒問題無法克服下,漁民紛紛放棄高利潤的草蝦,改以其他食用魚的養殖,漁民也戲稱 「草蝦王國」變成 「草蝦亡國」。

    :::
    ▲開啟 ▼關閉